今天又是我的朋友系列的分享了,就是我和朋友們之間的閑聊引發的一些反思感悟,記錄下來和你們分享。如果你沒看過我之前的「朋友系列」,可以點擊下方標題,直接看:《》《》《》
1、我不教女兒繪畫技巧
前段時間在國內,我邀請了熊亮老師作為我的對談節目《大事曉說》第二季的嘉賓。大家對於熊亮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吧,他是著名繪本作家,像《小年獸》、《兔兒爺》這些繪本都是出自他的手。曾經兩次獲得「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」提名,也是國內唯一被提名的原創繪本作家。那天我們聊的很愉快,具體的內容等回頭視頻上線大家看。今天想要分享的是,熊亮老師和我交談時提到了一個小細節。他和我說,他女兒從小也熱愛畫畫,是他親自教的。在女兒學畫的最初好幾年,他都是不教任何繪畫技巧的。
我當時聽完就覺得很驚訝,按理說作為自己本身就是繪本作家,肯定會把最重要最精華的繪畫技巧傾囊而出吧。我好奇地追問原因。他和我說,孩子一旦過早學習了技巧,就會錯失了學習觀察和體驗的機會。他們在作畫的時候,就不會真正用眼睛看,用心感受,而是會去想,我該用怎樣的技巧畫出怎樣的畫。
最後,熊亮老師還開玩笑地說,一般教畫畫的老師都不敢不教技巧的呀,即使明白這個道理也扛不住家長的壓力的。那她是我女兒,我知道什麼才是一流的教學。
2、無獨有偶的巧合
熊亮老師的這段話不禁讓我想起了,上周我推送了《》,小D的音樂老師也有類似的觀點。她不主張孩子過早學習樂理知識,她當時也說過這樣一句話。低幼孩子最需要建立的是一雙靈敏的耳朵和一顆打開的心,當他們過早接受樂理知識後,他們就會不使用耳朵,不再用心,而是用那些「套話」來感受音樂,這是非常可惜的。
兩個不同領域的老師,都提出了一個非常類似,又很顛覆我認知的觀點,這不禁讓我反思了很久。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學習知識,記得很多知識點我當年都是反覆背誦,直到爛熟於心。不過有時的確會出現,以為背出來知識、背出來中心思想了,就是理解這個概念或者這篇文章了。記得當年,我高中有個「奇葩」物理老師,他的考試都是開卷的,計算也都可以使用計算器,從來一副不在乎我們是否把概念背出來的樣子。
那考試考什麼呢?考的是推導過程。我記得很清楚,當年他是唯一的老師,即使最終答案是錯的,推導過程正確,他還是會給大部分的分數的。也因為如此,我們都會儘可能詳細地把演算過程寫下來。當時就是純粹覺得這個老師好,現在回想,他真的是一流的老師啊。當得出「正確答案」不再是唯一評判標準,當不再需要去套「標準答案」,我們反而更加看重思考過程了。
3、對我們的意義
前段時間,我推送了一篇《》裡面分享了一個關於數字拆分的技能。收到過好幾條類似的留言:
那篇文章里我分享的方式,用知識來定義的話,的確是「因式分解」。但如果換成另外一個角度看,這其實是推導過程,是可視化的數學,是思維模式。仔細想想,計算這件事,對於未來的生活真的不算什麼事,別說計算器了,接下來都是人工智慧的世界了,而唯一無法取代的就是思維。
那思維到底是什麼?說白了,就是這樣的推導過程,這才是無價的。長期習慣了先背出知識點,我們不僅自己忽視了很多額外的思考過程,而且也給了自己一個無處不見的「認知天花板」:這個和我無關的;這個孩子不可能懂的。這也就解釋了,在和孩子進行科學啟蒙的時候,為什麼大部分父母都有疑慮,我的孩子這麼小,真的可以明白「重力」這個概念嗎?我怎麼和她解釋呢?我之前分享中《》就提到,學齡前的科學啟蒙不是為了背誦概念,學習知識點,而是去打開觀察世界的眼睛,打開主動思考的「心眼」。知識,和思考知識,真的是兩碼事。
而多少次,我們嘴裡急著蹦出那些育兒時髦詞,什麼「溫柔堅定」,什麼「愛與自由」,什麼「蒙特梭利」,但是我們是否真的吃透了背後的意義所在呢?但正是因為這樣的詞語存在,讓我們有了很多思維的懶惰。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,「喏,我在愛與自由啊,沒用,他還是哭」;遇到和家人育兒理念有衝突了,「你不懂,這叫愛與自由,和你說也說不清」。心平氣和地想一想,我們真的懂了嗎?我現在檢驗自己是否真的懂的前提就是,不說套話,不說時髦詞,把這個概念用自己所理解的大白話說出來,自己說的通,別人聽得懂。說這麼多,並不希望大家誤讀,覺得技巧或者知識都不重要。知識一定要學,但是背出知識概念和真正掌握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。像從來不懂技巧那樣地觀察、思考、創作,這才是真正無價的人文思維;像從來不懂知識那樣地推導、應用、表述,這才是真正無價的邏輯思維。把所有全學到的東西都忘光留下來的,那才是真正教育的核心。
一流教育和三流教育,究竟差別在哪裡?
今天又是我的朋友系列的分享了,就是我和朋友們之間的閑聊引發的一些反思感悟,記錄下來和你們分享。
如果你沒看過我之前的「朋友系列」,可以點擊下方標題,直接看:
《》
《》
《》
1、我不教女兒繪畫技巧
前段時間在國內,我邀請了熊亮老師作為我的對談節目《大事曉說》第二季的嘉賓。
大家對於熊亮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吧,他是著名繪本作家,像《小年獸》、《兔兒爺》這些繪本都是出自他的手。曾經兩次獲得「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」提名,也是國內唯一被提名的原創繪本作家。
那天我們聊的很愉快,具體的內容等回頭視頻上線大家看。今天想要分享的是,熊亮老師和我交談時提到了一個小細節。
他和我說,他女兒從小也熱愛畫畫,是他親自教的。在女兒學畫的最初好幾年,他都是不教任何繪畫技巧的。
我當時聽完就覺得很驚訝,按理說作為自己本身就是繪本作家,肯定會把最重要最精華的繪畫技巧傾囊而出吧。我好奇地追問原因。
他和我說,孩子一旦過早學習了技巧,就會錯失了學習觀察和體驗的機會。
他們在作畫的時候,就不會真正用眼睛看,用心感受,而是會去想,我該用怎樣的技巧畫出怎樣的畫。
最後,熊亮老師還開玩笑地說,一般教畫畫的老師都不敢不教技巧的呀,即使明白這個道理也扛不住家長的壓力的。
那她是我女兒,我知道什麼才是一流的教學。
2、無獨有偶的巧合
熊亮老師的這段話不禁讓我想起了,上周我推送了《》,小D的音樂老師也有類似的觀點。她不主張孩子過早學習樂理知識,她當時也說過這樣一句話。
低幼孩子最需要建立的是一雙靈敏的耳朵和一顆打開的心,當他們過早接受樂理知識後,他們就會不使用耳朵,不再用心,而是用那些「套話」來感受音樂,這是非常可惜的。
兩個不同領域的老師,都提出了一個非常類似,又很顛覆我認知的觀點,這不禁讓我反思了很久。
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學習知識,記得很多知識點我當年都是反覆背誦,直到爛熟於心。
不過有時的確會出現,以為背出來知識、背出來中心思想了,就是理解這個概念或者這篇文章了。
記得當年,我高中有個「奇葩」物理老師,他的考試都是開卷的,計算也都可以使用計算器,從來一副不在乎我們是否把概念背出來的樣子。
那考試考什麼呢?考的是推導過程。
我記得很清楚,當年他是唯一的老師,即使最終答案是錯的,推導過程正確,他還是會給大部分的分數的。也因為如此,我們都會儘可能詳細地把演算過程寫下來。
當時就是純粹覺得這個老師好,現在回想,他真的是一流的老師啊。
當得出「正確答案」不再是唯一評判標準,當不再需要去套「標準答案」,我們反而更加看重思考過程了。
3、對我們的意義
前段時間,我推送了一篇《》裡面分享了一個關於數字拆分的技能。
收到過好幾條類似的留言:
那篇文章里我分享的方式,用知識來定義的話,的確是「因式分解」。
但如果換成另外一個角度看,這其實是推導過程,是可視化的數學,是思維模式。
仔細想想,計算這件事,對於未來的生活真的不算什麼事,別說計算器了,接下來都是人工智慧的世界了,而唯一無法取代的就是思維。
那思維到底是什麼?說白了,就是這樣的推導過程,這才是無價的。
長期習慣了先背出知識點,我們不僅自己忽視了很多額外的思考過程,而且也給了自己一個無處不見的「認知天花板」:這個和我無關的;這個孩子不可能懂的。
這也就解釋了,在和孩子進行科學啟蒙的時候,為什麼大部分父母都有疑慮,我的孩子這麼小,真的可以明白「重力」這個概念嗎?我怎麼和她解釋呢?
我之前分享中《》就提到,
學齡前的科學啟蒙不是為了背誦概念,學習知識點,而是去打開觀察世界的眼睛,打開主動思考的「心眼」。
知識,和思考知識,真的是兩碼事。
而多少次,我們嘴裡急著蹦出那些育兒時髦詞,什麼「溫柔堅定」,什麼「愛與自由」,什麼「蒙特梭利」,但是我們是否真的吃透了背後的意義所在呢?
但正是因為這樣的詞語存在,讓我們有了很多思維的懶惰。
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,「喏,我在愛與自由啊,沒用,他還是哭」;遇到和家人育兒理念有衝突了,「你不懂,這叫愛與自由,和你說也說不清」。
心平氣和地想一想,我們真的懂了嗎?
我現在檢驗自己是否真的懂的前提就是,不說套話,不說時髦詞,把這個概念用自己所理解的大白話說出來,自己說的通,別人聽得懂。
說這麼多,並不希望大家誤讀,覺得技巧或者知識都不重要。
知識一定要學,但是背出知識概念和真正掌握之間是有本質區別的。
像從來不懂技巧那樣地觀察、思考、創作,這才是真正無價的人文思維;像從來不懂知識那樣地推導、應用、表述,這才是真正無價的邏輯思維。
把所有全學到的東西都忘光留下來的,那才是真正教育的核心。